山东体育学院本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风景秀丽的千佛山下,同时2002年在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日照市,建立了新校区。2007年9月,山东体育学院正式开工建设济南新校区,总占地近140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2009年9月,济南新校区投入使用。济南新校区的正式使用,标志着山东体育学院教学、科研、训练、康复一体化硬件设施建设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开创山东省体育部门和山东体育学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为创办山东体育大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山东体育学院建有13个体育及相关学科的实验室,99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馆藏文献量(纸质类)62.84万册,中外文期刊(纸质类)580种。图书馆建有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外文藏书30.33万册,有中外文期刊537种,是我省最大的国际体育科技书刊收藏单位。该院主办的《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和《山东体育科技》两种学术期刊均具有国际出版标准刊
山东体育学院拥有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应具备的教学、训练、科研实验设施条件,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967.24万元。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一流的模拟高原训练低压舱和亚洲最大的模拟跑道及其配套设施。自2008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23项、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课题41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8部,发表学术论文827篇。其中18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41项获厅局级奖,两项科研成果被转让,20项科研成果被采用,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教学成果有1项获国家级奖励,4项获省部级奖励。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7项、厅局级课题26项,科研经费达273.3万元。
山东体育学院全日制教育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公共事业管理(体育)6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4628名,函授在校生2726名。截止目前,学院已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近万名,函授本专科生4666名,外国留学生20名,与外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24名;培养国际级运动健将48名、国家级运动健将477名、一级运动员887名。学院自199年以来,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赛和全运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全国高水平比赛中获金牌112枚、银牌96枚、铜牌84枚,有21人破40项世界记录,37人破41项亚运会记录。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获2金、1银,为山东省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山东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日照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山东体育学院在日照市建立了新校区。日照校区现占地1400余亩,地处日照市新市区中心,南望日照港,北临曲阜师大,东靠黄海,西邻银海公园。与市委、市府等政治文化中心距离2公里左右。校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8.9万平方米,包括1栋教学办公楼,1栋综合楼,1栋综合训练馆,5栋学生教工宿舍楼。还建有1个2.3万平方米的大型塑胶田径场,14个室外塑胶训练场。二期工程在建的4栋学生餐厅、训练馆,8栋学生公寓,6栋教师公寓和宿舍楼,将于2003年7月全部竣工。1栋22000平方米的科技图书实验楼将于2003年上半年开工,二期工程建筑总面积为11.6万平方米。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山东体育学院的发展非常重视,要求学院明确培养目标,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和训练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训练、科研水平,多出、快出人才,努力办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全国一流的体育院校,力争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或超过1万人,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山东体育大学,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该院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利兹城市大学、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德国帕特伯恩大学、法国体育学院、韩国京畿大学、韩国体育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美国波尔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交流;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美国波尔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德国帕特伯恩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书和意向书。
全院教职员工正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努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为把学院办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体育院校而努力奋斗。
山东体育学院占地面积1870余亩,室内体育馆31个(其中投资额超千万的有标准50米游泳馆1个、田径馆1个、大型综合训练馆5个),拥有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2个,人工草皮足球场3个,室外网球、篮球、排球场数十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442万元。山东体育学院自行研制开发的模拟训练跑道、模拟低压氧舱和模拟低氧水槽3项大型训练设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山东体育学院还建有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实验室、兴奋剂检测实验室、体质评价与检测实验室,并与韩国大德基因公司联合成立了基因检测实验室。山东体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506名,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2名(教授28名、国家级教练员13名、研究员11名)。教学科研人员中获博士学位者10人,硕士学位者6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12人。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省级拔尖人才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14人,硕士生导师22人,有2名教授被外校聘为博士生导师。这些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可承担MSP的理论课教学任务。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归属体育学院管理后,按项目特点划分为五个竞技系进行管理。五系中有一大批具备高水平运动技能的运动员和训练执教技能的教练员,他们先后在奥运会、世界杯赛、世界锦标赛摘金夺银为国争光,其专业技能水平已得到了充分说明和肯定,他们可以充当运动技术实践课的专任教师。
党委院长办公室
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
党委宣传部
人事处
共青团
纪委办公室
科研处
就业指导中心
党委统战部
财务处
保卫处
党委组织部
后勤管理处
离退休干部工作处
科研处
体科中心
体院学报
武术系
体育艺术系
体育系
运动系
基础理论系
体育社会科学系
政治理论课部
成人教育部
研究生部
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体育学院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张松林[3]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韩冬,[4] | |
党委副书记 | 潘耀滨 | |
副校长 | 张艳霞,谷忠德,葛新发,闫立亮,原维佳,毛莉虹 | |
纪委书记 | 高海滨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期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期 |
---|---|---|---|---|---|
张洪涛 | 党委书记 | 2006,3——2013,3 | 张松林 | 党委书记 | 2013,3—— |
叶国雄 | 校长 | 2003,4——2012,4 | 韩冬 | 校长 | 2012,4—— |
竞技一系暨山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于2003年5月,共设径赛队、田径队、竞走队三个项目队,优秀运动员编制180人,实际在训为160人,五专班运动员编制为65人。各运动队实行总教练负责制,张增惠为径赛队总教练,宋安为田径队总教练,宋绍利为竞走队总教练。其中国家级教练5人,高级教练员18人,教练员6人,助理教练员2人。
2004年田径运动员邢慧娜在28届奥运会上勇夺女子10000米金牌,实现了山东省田径史上的金牌零的突破。2005年十运会竞技一系运动员共夺得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5枚,奖牌总数16枚,金牌、奖牌、团体总分均列全国第一位。邢慧娜、黄潇潇等运动员多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竞技一系运动员多次在世界大赛中获金牌30余枚。
竞技一系拥有室内田径馆(200米室内标准场地)一块,室外田径场(400米标准场地)一块,医疗康复中心一个(面积160平方米)。
自竞技一系成立以来,因工作成绩突出,2004年第28届奥运会表彰会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省体育局授予省田管中心“通令嘉奖”、山东省径赛队“集体一等功”表彰奖励;在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表彰会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省体育局授予山东省田管中心“集体一等功”表彰奖励。
十一运周期,竞技一系在省体育局党组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备战“两运”为工作重中之重,科学把握“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和“多、高、大”训练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强化“两运”金牌意识,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在“两运”会上实现新的突破。
山东省游泳队是山东省竞技体育成立最早的一支运动队伍之一,创建于1958年10月。其主要任务是:实施国家的《奥运争光计划》,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业游泳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代表山东省参加每年度国家体育总局计划安排的国内国外体育竞赛和每4年一届的全国运动会,为国家和山东省争取荣誉,为山东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在建队以来近五十年的奋斗历程中,经过几代游泳工作者的不懈共同努力,山东省游泳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培养出了周雅菲、刘茵、高畅、黄晓彤和张斌、付勇、金浩、王栋等一大批优秀的国内、国外知名运动员,其中,培养了17名国际健将,50余名运动健将。他们代表国家和山东省参加了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取得了超一项亚洲纪录、创七项全国纪录的优异成绩。特别是2002年以来,山东省游泳队更是发展迅速,年年有突破,年年创辉煌,先后在洲际比赛中获得18枚金牌、7枚银牌和5枚铜牌;在全国比赛中获得53枚金牌、46枚银牌和49枚铜牌。特别是2002年9月第十四届亚运会获3金、2银、3铜,第十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获1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第28届奥运会上获第四名,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5金、4银、6铜,这些成绩都创造了山东竞技游泳比赛的最好历史成绩。
近几年,山东省游泳队更是迅速崛起,成为国内泳坛的一支年青的生力军,涌现出了一批年轻有潜力的选手。游泳目前有国家级教练员3名,一级教练员6名,运动员110名。作为山东省奋战08奥运会、09全运会的重点项目之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体育局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山东省游泳队的发展也得到了山东青岛亚麦实业总公司、山东兖矿集团、国家石化济南炼油厂等许多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003年4月山东体院三合一后,将举重、跆拳道两个竞技项目组成竞技三系。2006年3月,因国家总局将项目调整,竞技三系也相应地作了调整,将拳击从青岛基地迁入,举重划为四系。
一、竞技三系的职能和工作
1、现负责拳击、跆拳道两个项目的管理、训练、竞赛工作;
2、负责省比赛、业余训练等工作;
3、负责后备人才的培养;
4、负责业余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工作;
5、负责教练员做好教练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的培养
二、竞技三系的基本状况
竞技三系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办公室、竞训科、综合科,负责系里各项工作,现有人员、机关、主任、副主任、书记、办公室主任及各科科长、副科长8人。拳击队教练员4人(含借调2人),其中高级教练2人,中级教练2人,运动员34人队医2人,科研1人。
三、场馆设施
在山东体院和山东体育局两级领导的关心下,训练、医疗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现今拳击队训练场馆达500多平方米,配置了价值20多万元的正规比赛拳击台1个、专项训练器材等设施,价值10多万的医疗恢复设备;跆拳道训练场馆达1500平方米,配备了价值30多万元的四片正规跆拳道比赛场地、专项训练器材等,医疗、医护、恢复设备齐全。
四、获得成绩
自成立竞技三系以来培养出举重奥运冠军刘春红,在第二十八节雅典奥运会上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勇获冠军,为我国争得了荣誉。自三系成立至今共获得奥运金牌1枚,全运金牌3枚,有5人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和亚运会冠军,多次获得全国冠军。
跆拳道自建队以来,共有五人获得世界大学生、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5次,世界锦标赛亚军一次,东亚运动会、十四届亚运会亚军2次,世锦赛亚军一次,有11人获得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冠军。尤其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勇夺一枚金牌,为山东省跃入全国前三名做出了应有贡献,逐渐成为全国跆拳道强队之一。
拳击项目在调入该系后,在仅仅一年的训练、比赛中就获得了本年度全国锦标赛第三名、全国冠军第三名,特别是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勇夺2枚金牌,为我省拳击项目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跆拳道和拳击队伍师资力量雄厚,队伍建设梯队层次明显,已形成一、二线队伍年龄结构合理级别设置牵连优化,后备人才雄厚。现今在国家跆拳道队运动员共9名。有3名运动员列入备战08年奥运会重点队员,特别是刘蕊是我省跆拳道在奥运会冲金的重点队员,列入国家跆拳道队2号冲金人物。
竞技三系自成立以来多次获得省政府、省体育局和院级表彰,多次获省政府通令嘉奖、集体一等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竞技四系暨山东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于2003年5月,共设男子举重、女子举重、男子柔道、女子柔道、男子自由跤、女子自由跤和古典跤七个项目队,优秀运动员编制230人,五年制专科二线运动员编制110人,训一、二线运动员近500人;教练员40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6人,高级教练员17人,马文辉、李国同志分别在国家队任女子举重队总教练和古典式摔跤组组长,由40多名优秀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
举重运动员刘春红获第二十八届奥运会金牌,柔道运动员刘霞获得第二十八届奥运会银牌,李岩岩在27届世界摔跤锦标赛中,勇夺冠军,实现了中国男子跤历史性的突破。梦丽丽、许海霞等多名优秀运动员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获得十运会金牌3枚,亚洲、全国最高水平比赛金牌30余枚。
我系拥有2000平方米摔跤训练馆一处,800平方米柔道训练馆三处,300平方米举重训练馆两处,综合性恢复治疗室3处。
自2010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分别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体育局在第二十八节雅典奥运会和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授予“集体二等功”、第三届体育大会突出贡献奖。
十一运周期,竞技四系在省体育局党组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科学规划,系统运作,不断强化全运奥运金牌意识和精品战略,积极遵循项目制胜规律,科学把握“从三一大”训练原则和“多、高、大”训练要求,全面提升我省举重摔跤柔道项目全运、奥运参赛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力求夺取2008年第29届奥运会1—3枚金牌和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7—8枚金牌。
山东体育学院竞技五系成立于2003年5月,前身为山东体院运动系的体操队,后为山东省体工大队体操队,1984年更名为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体操队,2003年5月“三合一”后成为山东体育学院竞技五系。
四十多年来,山东体操事业是在一代代山东体操人的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出来的。我们向国家体操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为祖国为山东赢得了无数的荣誉。
在60年代,学院向国家队输送了优秀运动员高健、王桂萍,其中高健现担任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几十年来为中国体操、为山东体操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70年代,学院向国家队输送了于富华、王平、邹利敏、付鲁明、邱爱莲等优秀运动员,他们为山东赢得了奥运会第二名、亚运会冠军和多次全国最高水平冠军。值得一提的是邹利敏在世界赛场赢得“世界单杠大王”的美誉,有两个单杠动作以邹利敏的名字命名。
在80年代,学院向国家队输送了张霞、张文宁、沈剑、赵欣等优秀运动员,他们为山东赢得了多个亚运会冠军和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特别是沈剑取得了世界体操锦标赛团体冠军的好成绩。
在90年代,学院又向国家队输送了毕文静、邢傲伟、由雅男、代滕飞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与七、八十年代相比,我们在输送人数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输送质量和比赛成绩上更是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995年毕文静在世界杯总决赛上获得女子高低杠冠军,1996年毕文静在第26届奥运会上冲金未果获得女子高低杠第二名,沈剑在第26届奥运会上获得男子团体第二名,1997年毕文静在八运会上获得一枚全运会金牌,1998年毕文静在亚运会上获得了二枚金牌。
山东省体操队成为省竞技体育的重点支柱项目,取得了山东体操历史性的突破。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山东省选手邢傲伟与国家队的队友们团结拼搏,一举夺得男子体操团体冠军,实现了山东省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01年九运会上邢傲伟又夺得了男子单杠、自由体操两枚金牌,为我省九运任务指标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8月22日,在刚刚举行的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邢傲伟又以优异成绩的获得了男子团体冠军;同年9月,有邢傲伟领衔的山东男子体操队以三金一银二铜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山东体操在全国锦标赛上的历史性的突破。
山东体育学院竞技五系系领导班子由主任徐国田(主持行政工作)、书记张晓红(主持党务工作)和副主任赵海组成。直接管理者山东省体操队、山东省蹦床队、山东省艺术体操队等三支省优秀运动队约七十名专业运动员和十五名教练员,在岗教练员中有国家级教练员3人。有国家对现役教练员4人。
运动经历
1996年13岁时在烟台体校由柔道改练举重,教练向东;1998年进入山东省举重队,教练马文辉;2002年1月入选国家队,教练马文辉。主要成绩2001年第9届全运会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69公斤级总成绩冠军
2003年世界锦标赛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
2003年亚洲锦标赛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
2004年亚洲锦标赛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主要纪录
2001年广东全运会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全国纪录,122.5/155/277.5
2002年釜山亚运会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115.5/148/262.5
2003年秦皇岛亚洲锦标赛69公斤级抓举/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117.5/265
2003年温哥华世界锦标赛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120/150/270
2004年雅典奥运会69公斤级金牌
1988年在青岛体校开始游泳训练,教练是孙德乐。1994年进入山东省游泳队,教练是王泽民。2000年进入国家集训队,教练是姚颖。2002年正式入国家队,教练是姚颖。
主要成绩:200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会达标赛400米混合泳亚军、2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三名
2001年第9届全运会200米混合泳亚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女子100米蝶泳、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
2002年国际泳联短池游泳世界杯系列赛巴西站50米、100米蝶泳冠军
2002年泛太平洋游泳锦标赛200米混合泳第四名
2003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女子200米混合泳第三名、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
2003年天津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50米、100米蝶泳亚军
2004年全国游泳冠军赛400米混合泳、100米蝶泳冠军
2004年世界杯短池系列赛斯德哥尔摩站100米、400米混合泳冠军
2004年世界杯短池系列赛柏林站400米混合泳冠军、100米混合泳亚军
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100米蝶泳冠军主要纪录:
2003年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以26.76的成绩创女子50米蝶泳亚洲纪录
2004年世界杯短池系列赛柏林站以57.76的成绩创女子100米蝶泳全国短池纪录
运动经历:
1995年在青岛市体校接受训练,2001年入选山东省体工队,2002年入选国家田径队。主要成绩:
2001年九运会400米栏亚军2003年亚洲田径锦标赛400米栏冠军、女子4×400米接力冠军
2003年第5届城运会400米栏冠军、400米冠军
2004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南京站400米栏冠军
主要纪录:
2001年广东九运会女子40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55秒15
2003年马尼拉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栏亚洲锦标赛纪录55秒66
1996年进入潍坊市体校,教练是迟玉斋;1999年进入山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教练是尹延勤;2003年1月入选国家集训队,教练是王德显。200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得主。曾在2003年巴黎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打破世界青年纪录,之后更在多个世界大赛中摘取桂冠,自此,邢慧娜和雅典奥运冠军刘翔和孙英杰已经成为中国田径的标志性人物。
主要成绩
2001年九运会5000米亚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女子10000米第三
2003年第5届城运会10000米冠军、5000米冠军、1500米亚军
2003年巴黎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青年纪录30分31秒55
200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10000米第七
2004年雅典奥运会10000米金牌
2005年十运会5000米和10000米冠军
济南校区地址:济南市世纪大道10600号邮编:250102
日照校区地址:日照市东港区山东路东首(山东路与烟台路交汇处)邮编:276826
虽然我不是在延长校区读大专的,但是毕业后我却是在这里读专升本,如今刚开始没多久,是个插班生,希望顺利考上本科,上海大学加油!